行政长官李家超星期三(17日)到立法会宣读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自由党要特别感谢特首在《施政报告》中采纳了我们提出的超过23项建议,包括:支援饮食业拓展客源、延长中小企“融资还息不还本”、协助业界开拓大湾区、中东、“一带一路”等市场、发展“海洋经济”、尽快落实规管网约车平台、加强执法打击非法劳工,以及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等多项建议 . 当中多项支持本地经济、加大对中小企支援的措施,均有助饮食业界,包括:寛减非住宅用户50%水费及排污费(每户每月上限分别10,000元及5,000元)、寛减工商业污水附加费50%,以及豁免食物业、小贩、酒牌等为期一年的牌照费,相信有助饮食业界有效减低部份营运成本。
与业界商讨执行细节
《施政报告》提出推广“宠物友善经济”,当局将推出容许狗只进入的食肆牌照。我认为这有助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为饮食业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不过,新措施亦存在利弊,业界对此也有不同意见。我已经与环境及生态局达成共识,必须确保是“你情我愿”,同时要兼顾食肆的环境衞生与食物安全。期望政府与业界商讨执行细节,在开拓客源的同时,亦能妥善保障公众健康
在自由党回应《施政报告》的记者会上,我指出新措施不会造成宠物食肆生意“爆到七彩”,而普通食肆就无人帮衬的情况。我相信不同食肆各有特定客源,我欢迎政府为饮食业提供多一个选项,让有意转型的食肆开拓新市场,只要能取得平衡,便值得去探索。稍后有关修订提交立法会审议时, 我会谨慎审视, 并会继续聆听业界声音,将其意见和建议向当局反映
加快步伐拓展“清真”餐饮
此外,我亦十分欢迎《施政报告》另一推动饮食业界扩阔客源的做法,鼓励更多业界参与提供“清真”餐饮服务,获得“清真”认证的餐厅可以得到政府资助50%认证费,上限5,000 元。于此,我要感谢行政长官接纳自由党的意见
我多次指出,“清真”美食市场在香港有无限商机,因此一直呼吁饮食业界加快步伐,争取“清真”认证,以吸引中东等地的穆斯林旅客。最近,一位信奉回教的马来西亚商业伙伴相隔一年半时间后再度访港时便发现,本港获“清真”认证的食肆,由一百多间增至几百间,而且食物质素甚高。我认为,下一步业界应积极筹划设立专门提供“清真”食品的中央工场,为更多餐饮业供应处理的优质清真食材,令供应链更便利和普及,进一步开拓“清真”餐饮市场
最后,我亦乐见《施政报告》回应饮食业界的诉求,加快审批食肆露天座位的申请。食肆露天座位申请多年来程序繁复、审批时间过长,政出多门,申请需经过多个部门审批,而各部门作出回复又没有明确的服务承诺,只要有任何一个部门反对,申请便无法继续,导致成功申请的个案寥寥可数。我期望食环署采用新机制后,能够切实缩短处理时间,为饮食业提供更大便利,开拓更多生意。
(本文作者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张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