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18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17日正式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规定任何对其中一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双方的攻击。受访学者认为,协议签订对中东和南亚格局均产生影响,增强了阿拉伯世界反抗以色列侵略的决心和信心,也使印度处于孤立,整体形势对巴基斯坦更有利。
2025年9月17日,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前右)在首都利雅得迎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前左)来访。图源:新华社
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与到访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当天发表联合声明称,协议体现两国加强自身安全、实现地区及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共同承诺,旨在发展两国防务合作,加强对任何侵略行为的联合威慑。
巴基斯坦是拥核国家。当被美媒问及巴基斯坦是否有义务根据该协议向沙特提供“核保护伞”时,沙特官员回应称,这是一项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
以色列上周袭击卡塔尔,引发中东震动,加深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对美国提供安全保障的担忧。阿拉伯和穆斯林主要领导人在多哈举行紧急峰会,急于推动地区军事一体化,以应对以色列的军事威胁。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18日对香港中通社分析,沙特与巴基斯坦均为穆斯林国家,且都信奉逊尼派,过往关系就极为紧密。巴基斯坦军队作战能力较强。常向沙特提供雇佣兵,助其增强国防力量。沙特富有,作为巴基斯坦金主之一,提供大量贷款和援助,助其处理债务危机。且沙特与美国交好,从美西方购入最先进战机后,会为巴空军飞行员提供试飞,助其提升技术和作战能力。
刘宗义指出,以色列攻击美国密友卡塔尔时,美国预警机和防空系统处于“睁眼瞎”状态,使美国失去“保护者”信誉。而以军袖章上,绘有所谓“大以色列”地图,将沙特北部地区囊括在内,令沙特极为担忧,必须寻找信得过的穆斯林兄弟保护。巴基斯坦与印度混战后,已展现优秀作战能力,在穆斯林世界地位大幅提高,成为海湾阿拉伯国家争取的保镖。
至于会否提供“核保护伞”,刘宗义认为,以色列若要打沙特,无需用核武器,出于对等反制原则,巴基斯坦也无必要用核武器助力沙特。
这份共同防御协议的签署,对中东和南亚格局意味著什么?刘宗义表示,巴基斯坦通过该协议,正式表明介入以色列与中东穆斯林国家之间的冲突,增强了阿拉伯世界反抗以色列侵略的决心和信心。南亚方向,印度处于孤立状态,中东国家会掂量与巴方安全合作,或减少对印度投资。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组织和分裂组织,有不少都曾有石油国背景,未来也会得到遏制。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整体形势对巴基斯坦更有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