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争议 用雨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导盲犬却浑身湿透!
创始人
2025-09-19 07:05:07
0

两名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争议

  【两名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争议】9月17日,山东泰安泰山景区内,一对北京盲人夫妻在暴雨中牵着导盲犬“芬迪”攀登泰山的视频引爆网络。画面中,夫妻二人身着雨衣、头戴防雨帽,而导盲犬“芬迪”却浑身湿透,在陡峭的台阶上用身体为主人挡路示警,却遭盲杖敲打驱赶。这场被部分网友视为“励志挑战”的登山行动,因涉嫌虐待导盲犬、滥用稀缺资源,迅速演变为一场关于残障人士权益、动物保护与社会责任的公共讨论。据现场目击者王女士描述,当日泰山持续降雨,山路湿滑难行。视频显示,导盲犬“芬迪”作为一只拉布拉多犬,全程未佩戴任何防雨装备,雨水顺着毛发滴落,在台阶上留下蹒跚的脚印。当行至“十八盘”险段时,“芬迪”多次用身体横在主人前方,试图阻挡其继续攀登,并发出急促的示警声。然而,主人不仅未理会犬只警示,反而用登山杖用力敲打其背部,呵斥“走啊!走啊!”。更令人揪心的是,在半山腰休息时,夫妻二人自顾取出水壶饮水,却未给已气喘吁吁的“芬迪”提供一滴水。网友扒出该夫妻社交账号显示,他们曾多次带“芬迪”攀登北京香山、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并在文案中以“芬迪的第一人称”渲染“狗狗兴奋爬完长城还能跑”等内容,被质疑将导盲犬作为流量工具。这起争议的核心,直指中国导盲犬资源的极端稀缺性。据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数据,全国仅有400余只训练有素的导盲犬,而视障人士数量超过1700万,供需比达1:42500。每只导盲犬需经过2年严格训练,淘汰率高达70%,单只培养成本超20万元。“芬迪”的遭遇之所以引发众怒,正因其暴露了资源错配的深层矛盾。郑州导盲犬服务中心明确表示:“导盲犬的工作范畴是城市道路导引,高温、暴雨、深夜登山等极端环境会对其关节造成不可逆损伤。”该中心强调,领养者需签署《导盲犬使用协议》,若存在虐待行为,基地有权永久终止其领养资格。

  事件发酵后,涉事各方迅速回应。2025年9月18日上午10时,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发布声明,决定暂停“芬迪”的使用权,并派遣专车将其接回基地进行健康检查。声明中特别强调:“导盲犬是视障人士的‘眼睛’,更是具有生命尊严的工作伙伴,其健康与权益必须得到保障。”

  泰山景区管理方则表示,从未限制残障人士登山,但考虑到导盲犬生理特性,不建议携带其攀登陡峭山路。一位从业15年的导游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我曾多次带视障团队游览泰山,但都会选择缆车+步道的平缓路线,像‘十八盘’这种70度斜坡,连健康犬只都难以承受。”

  这起事件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多重社会议题:

  残障人士权益的边界。部分网友认为,盲人同样拥有探索世界的权利,不应因身体缺陷被剥夺登山自由。但更多声音指出,追求自我实现不能以牺牲工作伙伴健康为代价。“我们可以为轮椅使用者修建无障碍通道,却不能要求导盲犬去完成超出其生理极限的任务。”北京盲协负责人表示。

  动物保护的伦理困境。视频中“芬迪”示警遭打的画面,触发公众对动物权益的强烈关切。动物行为学家指出,导盲犬在训练中会被要求抑制天性,但“用身体挡路”是其感知危险的本能反应,此时主人应立即停止行动而非强制驱赶。

  流量时代的责任缺失。涉事夫妻社交账号被扒出存在“导盲犬人设”营销痕迹,其过往视频中“芬迪”总以“乖巧”“兴奋”形象出现,与现场疲惫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将公益资源转化为个人流量的行为,被网友斥为“消费善意”。

  目前,中国尚未出台导盲犬使用的国家级标准,仅部分地方性法规有所涉及。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以下机制:分级使用制度:明确导盲犬适用场景,禁止其参与高风险活动;动态监管体系:通过智能项圈监测犬只心率、步数等数据,超负荷时自动报警;公众教育计划:将导盲犬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消除“导盲犬会攻击人”等误解。

  “芬迪”已安全返回大连基地。X光检查显示,其膝关节存在轻微劳损,需休养3个月以上。这起事件终将淡出热搜,但它留下的追问值得深思:在一个倡导包容的社会里,我们该如何平衡个体自由与公共责任?如何让科技与制度的进步,真正成为照亮所有生命的光?或许正如大连基地声明中所写:“每一份善意都值得被珍视,每一双‘眼睛’都应被温柔以待。”这不仅是导盲犬的命运,更是文明社会的温度标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