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以军自杀率急剧上升 加沙战争犹如“人间炼狱”,1135名军人患PTSD!!
创始人
2025-09-19 00:01:44
0

  以军自杀率急剧上升

  【以军自杀率急剧上升】2025年9月18日,以色列议会听证会上,退伍军人扎奇·阿特达吉将一袋抗抑郁药重重摔在会议桌上,嘶吼声震彻全场:“两周内10名士兵自杀!如果你们继续忽视,这些药片就是下一批牺牲者的陪葬品!”这场持续90分钟的质询,撕开了以色列国防军(IDF)最血腥的伤疤——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以军自杀率以年均137%的速度疯狂攀升,2024年记录的21起自杀事件创下13年来新高,2025年仅前七个月就新增17例,其中14人为刚从加沙战场轮换的预备役士兵。这场心理危机,正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着以色列军队的根基。内部文件显示,2023年10月至2025年7月,共有1135名现役及预备役人员因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被迫退役,这一数字超过同期作战伤亡人数的1/5。更触目惊心的是自杀轨迹:2021年11例、2022年14例、2023年28例(其中24例发生在加沙战争后),2024年激增至37例,2025年截至8月初已达16例——相当于每12天就有一名士兵自我了断。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19岁坦克兵丹尼尔·埃德里的日记本上,最后一页写着“加沙的哭声永远在耳边”;28岁狙击手亚隆·科恩的遗书中,用血迹画着被炸毁的儿童玩具;参与过七次地面作战的预备役中士摩西·莱文回忆:“每次行动都会看到新的恐怖场景:被白磷弹烧焦的婴儿、抱着孩子尸体哀嚎的母亲、被活体解剖的同胞遗骸……”这种持续的心理凌迟,在30万预备役大规模动员中达到顶点。

  特拉维夫精神卫生中心的扫描图像揭示着更残酷的真相:长期暴露在战斗环境中的士兵,大脑杏仁核体积平均缩小18%,前额叶皮层活跃度下降32%——这意味着情感麻木、暴力冲动与决策障碍已成为生理性病变。神经科医生莎拉·莱文森指出:“这些年轻人带着被战争重塑的大脑回家,却被告知‘要坚强’,这无异于谋杀。”

  联合国战争创伤研究小组最新报告指出,参与城市巷战的士兵患PTSD的概率是常规战争的3.7倍,而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的“无差别封锁”与“密集轰炸”,使参战人员心理创伤指数达到二战广岛原子弹幸存者的1.8倍。这种创伤的特殊性在于:道德困境的撕裂:当士兵被要求在人口密集区执行“无差别打击”时,他们不得不面对“杀死平民”与“服从命令”的终极抉择。一名不愿具名的以军军官透露:“我们被训练成杀人机器,但眼睛看到的现实却不断撕碎这种身份认同。”技术异化的腐蚀:无人机操作员通过屏幕“玩游戏式”地杀人,社交媒体直播战场暴行,这种“去人性化”的作战方式使士兵对生命的敬畏感逐渐消解。军事心理学家艾米丽·陈警告:“当战争变成电子游戏,士兵的心理防线会在虚拟与现实的割裂中彻底崩塌。”超负荷部署的压榨:军方报告承认,预备役人员日均睡眠不足4小时,75%的人在轮换期间目睹战友死亡,43%的人承认曾对平民产生“无差别杀戮冲动”。这种非人道的作战节奏,使士兵的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崩溃边缘。

  面对危机,以色列国防军紧急启动“金色24小时”响应机制,设立创伤康复中心,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并部署800名心理专家。但现实远比计划残酷。官僚主义的死亡拖延:申请PTSD认定需经过12个部门审批,平均等待时间147天。退伍士兵大卫·科恩展示着堆积如山的医疗文件:“我的战友约纳坦在等待期间烧炭自杀,他的档案至今还锁在国防部的抽屉里。”更讽刺的是,军方心理热线被曝出“转接时间超过20分钟”“咨询师建议士兵‘多去教堂祈祷’”等丑闻,而职业军人专属医疗通道则因“系统升级”瘫痪长达三个月。硬汉文化的精神绞杀:在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下,承认心理问题被视为懦弱的表现。预备役少校“R”坦言:“从列兵到旅长,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噩梦、闪回或情绪失控症状,但多数人宁愿咬牙硬撑也不敢就医,担心医疗记录会影响晋升甚至断送军旅生涯。”这种文化霸权,使85%的PTSD患者选择沉默。

  政治军事的伦理悖论:当内塔尼亚胡政府倾向于全面占领加沙时,以军总参谋长的反对声音被边缘化。这种将军事目标凌驾于士兵福祉之上的决策逻辑,最终转化为不断攀升的自杀数字。正如丹尼尔·埃德里母亲在葬礼上的恸哭:“他们教会我的儿子如何扣动扳机,却没教会他如何放下枪。”

  以军的悲剧并非孤立事件。美军2024年驻伊拉克部队自杀率同比上升41%,乌克兰战场传回的影像显示,15%的士兵出现自残行为。军事心理学家艾米丽·陈在《柳叶刀》撰文警告:“这不是以色列的独有悲剧,而是所有卷入现代战争国家的共同宿命。”这场心理危机暴露的不仅是军事医疗体系的缺陷,更是战争伦理的彻底崩塌。当国家将年轻人训练成杀人机器,却无法教会他们如何与记忆和解;当胜利的代价是让士兵的灵魂在战火中灰飞烟灭,这样的胜利究竟是为了守护生命,还是为了制造更多的死亡?

  面对舆论风暴,以色列政府成立由退役少将莫蒂·阿尔莫兹领衔的特别委员会,承诺在2025年底前简化PTSD认定流程、建立分级诊疗机制,并在前线部队配置嵌入式心理治疗小组。但历史经验表明,改变根深蒂固的军事文化谈何容易——2006年黎巴嫩战争后,以军曾投入2.3亿美元建立心理健康体系,却因“担心影响战斗力”而限制心理干预范围。真正的改革需要撕碎“战无不胜”的神话,承认战争对人类精神的腐蚀性。特拉维夫海滨的烛光守夜活动中,退伍女兵莉亚·本-戴维捧着战友的遗照,泪水浸透军装:“我们不怕哈马斯的火箭弹,怕的是回到家乡后,没有人愿意听我们讲述加沙的真相。”

  当加沙边境的爆炸声依稀可闻,以色列国防军的心理防线已在持续两年的精神绞杀中摇摇欲坠。这场自杀潮没有真正的赢家——它摧毁的不仅是士兵的生命,更是一个国家对战争伦理的最后坚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