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18日电 (记者 陈卓仪)9月18日的夜晚,香港大学李兆基会议中心大会堂,近千个座位几乎满座,知名演员陈冲带著自传散文集《猫鱼》,与师生分享创作生活。
《猫鱼》,名字来自上海话,意思是上不了台面的猫吃的小杂鱼。不过,散文集2024年出版后,陈冲就被北京《人物》杂志评选为“2024年年度作家”,她的上海老乡金宇澄形容这33万字是“纸上王国”。
“生活就是素材”,陈冲在分享会上,与主持人许知远探讨创作的来源。她认为创作这一行很有运气,受过的苦、被压抑的欲望,你的一切都是素材,都是养料。
陈冲这句话,不仅是说她的演艺生涯,也是在讲文字创作的来源。
陈冲曾饰演过不少经典萤幕角色,从《小花》、《末代皇帝》,到初次担任导演的电影就获大奖。家世不凡的她,在《猫鱼》中,谈了发生在平江路的上海家族史、父母避战的重庆往事;更精彩的是,自己从中国电影百花奖得主,独自闯荡美国好莱坞,在文化冲击中,早早对抗著西方世界对亚洲面孔的偏见。
她在书中坦露自己的情史、婚姻、欲望,通过极隐私的事件,表达不同时期的情感。
毫无疑问,“明星八卦”总是有市场,但陈冲的真实,或者说“敢写”,让很多人看到了中国不同时代下的家族变迁,也看到一个女性在东西方电影世界的不断自我突破。
问答环节中,有学生好奇,如何处理绝对真实和保护隐私?
陈冲说她并没有事前征求任何人的同意,问了母亲在内的亲人很多问题,自己认为只要没有伤害别人,就应该完全真实呈现出来。“创作本来已经很不容易。”
在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会上,除了电影行业的点滴,陈冲对于人的价值亦有很多思考。“我们一直在被机器训练,你看到美颜后的自己,其实是你的仿制品,但我们已经被这个AI世界,训练成对这些仿制品,信以为真。”
“人到底是什么?”陈冲很严肃与年轻人探讨现代社会怎么审视AI,审视自己的价值。不过,观众还是没绕过她回答影星躲不过的话题:下一个阶段?
“以四季来比喻,我肯定是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冬季,但这并不是压抑的冬季,有美丽的雪景,我可能永远不会退休。”64岁的陈冲在分享会尾声说,希望能更多与“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