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18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多名主要官员18日起一连四日举行记者会,简述新一份施政报告中不同政策范畴的相关措施。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左)、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出席记者会。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当日下午出席记者会。加快北都发展方面,陈茂波表示,北都基本规划及基建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产业用地陆续推出,未来工作重点是引入产业和重大项目。
为加快推展,陈茂波指,需简化发展流程,拆墙松绑,便利引进企业及发展产业,这需要相适应的顶层治理体制,而由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亲自主持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总的来讲是要做到灵活快捷,促进提速落实加快发展。
其中,陈茂波负责领导委员会下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他指,北都的面积达到香港约三分之一,有四大区域,各有侧重,发展期跨越20年。因此,发展及营运模式需多元创新。原址换地、片区开发将会继续进行,并可分阶段开发推动,实施主体可以是法定或非法定机构,如园区公司,它们可以公私营合作推展项目,招标和融资安排也将十分灵活。
陈茂波指,小组会以开放创新的态度,审视最适合北都不同园区和地块的发展方案,加速产业进驻。此外,拟订立一条加快北都发展的专属法例,并通过适当授权以简化法定程序,让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快,如加快建筑图则审批、放宽规划限制、灵活处理土地赔偿等。
宁汉豪:将拆墙松绑促进私营界更多参与北都开发
宁汉豪在记者会上表示,北部都会区将于今年第四季推出洪水桥片区试点并正式招标,考虑采取“双信封制”;及争取明年完成加快北都发展专属法例的立法工作。
宁汉豪指,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方面,明年初进行立法公众咨询,年中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争取明年内完成立法工作,提速提效。该法例可授权政府成立法定的园区公司,亦可授权政府为公司设立专项拨款渠道,而立法会也会参与,确保平衡和透明度。
宁汉豪表示,行政程序方面亦会拆墙松绑,希望促进私营界别更大地参与北都发展,因“单靠政府是不足够的”。当局采取措施激活建造业私营市场,一是片区开发,今年第四季推出洪水桥片区。
她表示,另一个则是分阶段开发模式,参考中国内地的“1.5级开发”,由政府拣选合适产业或者商业用地,容许与有关企业及市场商讨,头五至十年建设展销场地、会展设施乃至简单办公室等临时建筑,之后再确保落实长远发展,将以洪水桥铁路附近10多公顷土地为首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