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增200%!以军自杀率急剧上升 士兵集中患上PTSD,背后信号不一般!
创始人
2025-09-18 17:07:07
0

  以军自杀率急剧上升

  【以军自杀率急剧上升】当地时间9月15日,在以色列议会听证会上,一退伍军人痛斥政府未有效应对士兵心理健康危机。与此同时,以军坦克开进加沙城。据悉,现场有退伍军人将一袋袋药物倒在桌子上大声警告说,“我们的防长去哪了?国防预算去了哪里?这就是你们留给我们的精神病和自杀”,可见,如果情况不改变,将会有更多的自杀事件发生。这场戏剧性抗议撕开了以色列国防军(IDF)深陷的心理危机——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以军自杀率激增200%,仅2024年就有21名现役士兵自杀,创近13年最高纪录。当坦克仍在加沙城轰鸣时,一场由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引发的“无声战争”,正从内部瓦解这支曾被视为中东最强军事力量的根基。《以色列时报》称,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开始以来,以军的自杀率急剧上升,很多士兵在作战中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巴以冲突的持续阴影下,以色列军队正深陷一场前所未有的心理危机。从现役士兵到预备役人员,从战场到后方,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如同无形的杀手,不仅吞噬着士兵们的身心健康,更在撕裂整个以色列社会的信任根基。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累计1135名现役士兵、预备役人员及职业军人因PTSD被迫退役,其中68%为直接参与地面交火的战斗人员。这一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与被战争异化的人性。2024年记录的21起自杀事件中,14人为刚从加沙轮换归来的预备役士兵;2025年前七个月新增17例自杀,平均每13天就有一名士兵自尽。19岁坦克兵丹尼尔·埃德里在加沙经历三次作战后,因官僚程序延误未能及时治疗,最终在家中自焚身亡,遗书仅写:“我的身体离开了加沙,但加沙从未离开我的灵魂。”这些悲剧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系统性忽视的必然结果。特拉维夫大学民调显示,68%的以色列人认为军方“未能有效保护士兵心理健康”,53%支持缩短预备役服役期限。

  以军的心理危机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结构性问题的总爆发。在以军传统中,承认需要心理帮助被视为“懦夫行为”。一名服役8年的职业军人坦言:“在以军,病耻感比弹片更致命。”军方调查显示,75%的现役人员因“害怕影响晋升”拒绝求助,特种部队成员的求助意愿尤其低下。这种文化将心理创伤视为个人软弱的表现,迫使士兵们在沉默中承受痛苦。

  PTSD伤残认定需经过90天评估、三级医院会诊等12道程序,许多士兵在等待中崩溃。退伍军人组织“打破沉默”披露,2025年1月,一名士兵在南部训练基地试图用步枪自杀,此前他已提交4次心理援助申请,均未获回应。官僚程序的冗长与低效,不仅延误了治疗时机,更让士兵们感到被系统抛弃。

  尽管以军已启动“铁穹心理盾牌”计划,将心理服务覆盖至所有作战单位,但全国仅800名军事心理专家,而2024年主动寻求心理援助的预备役军人激增至3000例,是战前的10倍。在特拉维夫军事基地,新设立的“塔阿祖莫特”创伤康复中心挤满等待治疗的士兵。28岁的狙击手亚伦回忆在加沙射杀12岁男孩后的噩梦:“每次闭眼,都能看到他倒下的样子。”尽管被诊断为重度PTSD,他的医疗记录仍被标记为“可继续执行高风险任务”。资源短缺与需求激增的矛盾,让心理干预成为一场“捉襟见肘”的救火行动。

  自杀潮正在撕裂以色列社会。9月15日,退伍军人组织“士兵之声”负责人扎奇·阿特达吉展示了一段视频:一名士兵在等待心理评估期间,用军刀割腕自杀,鲜血浸透了加沙战场的照片。“过去两周就有10名士兵自杀,而政府还在讨论是否简化伤残认定程序!”他的怒吼引发全场起立抗议。议会听证会成为社会愤怒的宣泄口,军方与政府的拖延态度进一步激化了民怨。“拯救我们的孩子”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次,数万名市民在耶路撒冷街头举行烛光守夜,要求政府立即改革军事医疗体系。社交媒体成为民意聚集的平台,士兵们的悲剧故事在虚拟空间中迅速传播,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压力。国防部精神残疾士兵的预算从38亿谢克尔飙升至83亿谢克尔,但军方高层仍承认“自杀事件仍在增加”。国防部副总干事伊塔马尔·格拉夫直言:“我们提倡沉默文化,结果最坚强的士兵成了最脆弱的群体。”预算的增加未能转化为实际效果,反而暴露了军方在改革中的无力与矛盾。面对危机,以军启动了一系列改革,但效果仍待观察。第91师在黎巴嫩边境设立“移动诊疗车”,配备神经反馈治疗仪,能在15分钟内完成初步心理评估。技术手段的引入为快速筛查心理问题提供了可能,但能否真正解决士兵们的深层创伤仍存疑。新规允许视频问诊作为正式医疗记录,伤残认定周期从90天压缩至21天。程序简化虽然缩短了等待时间,但能否打破官僚体系的惯性,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仍是未知数。

  国防部长卡茨宣称“心灵创伤和弹片创伤同样致命”,但地面部队司令部主任多伦·阿尔莫格仍承认:“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那些仍在炮火中坚守的士兵相信,寻求帮助是勇气的表现而非软弱。”文化变革需要时间,更需要军方高层的坚定决心与持续行动。以军的心理危机是一场战争与和平、个体与系统、文化与制度的深刻博弈。从战场到后方,从士兵到社会,每一个环节都暴露出结构性漏洞与人性困境。改革之路漫长而艰难,但唯有直面问题、打破沉默,才能为那些在战争中受伤的灵魂找到一条回归之路。

  以军的悲剧为所有陷入战争泥潭的国家敲响警钟: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消灭多少敌人,而在于能否守护住人性的最后防线。当丹尼尔·埃德里的母亲在葬礼上恸哭:“他们教会我的儿子如何扣动扳机,却没教会他如何放下枪。”这句话不仅是对以军的控诉,更是对所有将年轻人训练成“杀人机器”的战争逻辑的终极诘问。

  在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的今天,以军的自杀潮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当心灵创伤的破坏力超越物理炸弹时,任何军事胜利都将成为泡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