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高校喝蜜雪冰城需自带水杯 网友戏称这是“全国最硬核限塑令”!
创始人
2025-09-18 14:04:11
0

河南一高校喝蜜雪冰城需自带水杯

  【河南一高校喝蜜雪冰城需自带水杯】9月16日,中原科技学院许昌校区蜜雪冰城门店前的一张绿色告示,让“自带杯喝奶茶”成为全网热议焦点。告示上“建设绿色校园,不提供一次性杯子,建议同学自带杯子前来购买饮品”的醒目文字,不仅让排队的学生们面面相觑,更在社交平台掀起了一场关于环保与便利的激烈讨论。短短几小时内,话题冲上热搜榜首,网友戏称这是“全国最硬核限塑令”。这场“自带杯风暴”并非临时起意。早在2024年4月,该校就因商户违规使用一次性塑料碗,责令三家麻辣烫闭店整改。2025年新学期伊始,学校正式印发《中原科技学院“零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三不”原则:不提供、不销售、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覆盖校内外卖、快递、商超、饮品店等全场景。蜜雪冰城作为校内流量最高的茶饮品牌,自然成为“限塑令”的第一波“试验田”。“我们不是针对谁,而是希望用‘明星店铺’带动全校改变习惯。”校区后勤管理处负责人坦言。数据显示,告示张贴首日,蜜雪冰城门店售出680杯饮品,较上周期下降42%,但自带杯比例高达91%;一周后,可降解吸管消耗量环比减少2.3万根。这些数字背后,是学生们从抱怨到适应的转变过程。“第一次觉得环保离我这么近。”大二金融系学生张萌捧着自带的不锈钢杯说,“以前‘限塑’是新闻,现在是自己手里的奶茶。”

  政策推行初期,争议声不绝于耳。9月16日中午,蜜雪冰城门店前排起两支队伍:一队是拎着陶瓷杯、保温壶、玻璃杯甚至搪瓷缸的“有备而来派”,另一队则是空手而来的“即兴消费者”。大二学生李然举着实验室的烧杯苦笑:“500ml量程精准,就是倒奶茶时总担心洒出来。”而大四学生王琳则直接端着1.5L矿泉水瓶:“买一杯倒一杯,顺便给全宿舍带。”

  段子手们也没闲着:“学校限塑,但没说限‘梗’”“蜜雪:我卖的是奶茶,不是仪式感”等评论刷屏网络。更有学生吐槽:“不让用塑料袋打包必须堂食,我直接端着碗回宿舍吃”“之前都不能外带,就上学期才能带,饭点有时候都吃不上饭”。

  面对争议,学校与学生们共同探索解决方案。校环保协会推出“漂流杯”计划——投放500只共享不锈钢杯,扫码借、次日还,48小时内归还即可免租金。上线三天,杯子漂流率维持85%,成为“忘带杯星人”的救星。生物与化学学院将“限塑”写进《环境化学》实验,让学生检测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的降解速率;工业设计专业举办“环保杯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可直接投产,校园文创店已预售1200只。

  商户同样面临挑战。校内另一家连锁茶饮因无法解决“自带杯”交接流程,于9月1日主动歇业;蜜雪冰城则紧急采购高温消毒柜,增设“杯口冲洗区”,并培训员工“一手接杯、一手出杯”,避免交叉污染。店长陈敏坦言:“成本增加了,但这是趋势,必须适应。”

  为平衡环保与经营,商户与校方共建“绿色基金”:每卖出一杯捐0.1元,用于校园垃圾分类设施;联合推出“环保折扣”,自带杯减1元,共享杯减0.5元。这些举措不仅缓解了经营压力,更让学生感受到“环保也能省钱”的实惠。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塑料污染研究中心主任王琪指出:“高校人口密集、年龄结构单一、信息传播快,是政策试点的最佳场所。”教育部《绿色学校创建指南》明确,到2025年,75%以上的高校须建成“绿色学校”,其中“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是硬指标。中原科技学院的“自带杯”实验,无疑为全国高校提供了最新案例。

  该校的探索并非孤例。广东部分高校仅要求杯子符合环保标准,不干涉样式;而中原科技学院则通过“明星店铺带动、课程联动、学生共创”的模式,将环保融入日常。校团委书记刘洋说:“当‘限塑’成为课表的一部分、成为社团活动、成为创业赛道,环保就不再是牺牲便利,而是给未来让路;不是‘少喝一杯’,而是‘换一种更酷的方式干杯’。”

  尽管数据向好,但争议仍存。有学生反映,教学楼距宿舍远,堂食不便,冬季易冷、夏季易洒。对此,学校陆续推出配套措施:在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增设“爱心杯”投放点,忘带杯可1元购可回收塑料杯,循环使用30次以上;允许商户使用“生物基可降解杯”,但必须贴有“BPI/TÜV”认证标志,且统一回收作湿垃圾处理。

  这场“自带杯风暴”暴露的,不仅是环保与便利的矛盾,更是政策执行中的“度”的把握。正如网友所言:“环保需要决心,但更需要智慧。”中原科技学院的探索证明,通过系统设计、多方参与、柔性引导,完全可以在减少白色污染的同时,守护学生的便利与尊严。

  傍晚的操场边,晚霞映在一排排不锈钢杯上,闪着银光;蜜雪冰城的店员熟练地接过学生的“哆啦A梦”陶瓷杯,贴上可降解封口膜;广播里响起提示:“今日自带杯率93%,相当于减少塑料杯1.2万只,感谢每位师生的绿色选择!”这一刻,环保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青春仪式。

  带上杯子,也带上对地球的温柔——这或许才是青春最靓的打开方式。当年轻一代学会为环境“多带一杯”,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清洁的校园,更是一份对未来的责任感。正如大二学生李然在实验室日志中写道:“烧杯里的奶茶,喝的是科学,更是担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