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17日电《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17日发表,报告提出的措施面向进一步深化国际教育枢纽建设,包括增加非本地生以自费方式留学香港的学额以及学生宿舍等配套,从而招揽更多国际教研人才和学生。
香港大学。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主席雷添良表示,欢迎行政长官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就进一步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提出多项相关措施,体现教育、科技及人才融合发展。教资会将与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紧密合作,全力推展各项相关措施。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对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2025年《施政报告》表示热切欢迎,对其中的前瞻性规划深感鼓舞。她特别指出,《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广留学香港品牌”等重要举措,不仅是香港发展的长远布局,更是推动经济升级转型和扩大顶尖人才库的关键策略,意义深远。科大必将积极支持,并与各界协作,共同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与教育枢纽。
教大校长李子建欢迎《施政报告》提出的多项措施,深化香港作为国际教育枢纽的地位,包括提升资助大学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至50%、扩大资助研究院的研究课程超额收生自资学额至120%,以及由教资会拨款资助八所资助大学加大国际和内地宣传及师生招揽等,将有助吸引来自世界各地优秀人才,促进本港成为“未来人才摇篮”。
浸大校长衞炳江表示:“浸大十分支持政府推动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强化‘留学香港’品牌的政策措施。”他指出,相关政策长远而言有助大学在招收具备多元文化背景的非本地学生时更具弹性。在过去数年,浸大招收非本地学生的人数稳步上升,大学将积极扩大非本地学生的名额和促进非本地学生融入香港社会及校园生活。
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亦对《施政报告》的相关政策表示欢迎,并指出这有助香港建成一流国际教育枢纽,进一步吸引全球人才,巩固本地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大学期待在政府推进AI科研及人才优势方面贡献力量。岭大正全力推展“岭大60全球学者招募”计划,目标于2027年,即岭大复校60周年之际,引进60位国际顶尖学者,以巩固香港在新兴科研领域的人才高地。截至2025年9月中,大学已成功聘请31位杰出学者,涵盖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机械工程、新材料研究、碳中和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积极为香港及大湾区的科技发展储备顶尖人才库。
《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同时提出发展应用科学大学,积极发展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与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作为香港首间应用科学大学,香港都会大学发稿表示,欢迎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并指出都大一直推动与内地顶尖职业技术大学的合作,并与广东省院校进行交流,深入探讨强化粤港澳三地职业教育发展的联动效应,以培育大湾区人才,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并推动国际合作项目。
香港演艺学院发稿表示,欢迎行政长官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有关艺术、文化及专上教育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展现了巩固香港长远发展的清晰战略愿景,演艺学院深信这将推动表演艺术、文化及专上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并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完)
下一篇:香港天文台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