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林顺潮:推广DSE文凭试国际化 培育本港人才库 ​
创始人
2025-09-16 16:01:48
0

瑞士洛桑学院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去年的第九位大幅跃升至第四位,是历来最高排名,亦为亚洲之冠。在众多因素中,香港的科学学科毕业生百分比继续高踞全球第一,可见教育对于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对于提高本港的教育竞争力,本人认为DSE的国际认受性,可以帮助弥补人才缺口。 

香港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所有三个人才竞争力因素均连续第二年上升。其中,“吸引力”排名攀升八位至第二十;“就绪度”及“投资及发展”的排名均上升一名,分别位列第三及第十二。不少传媒的报道都特别提到,各项指标方面,香港的科学学科毕业生百分比继续高踞全球第一,财务技能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而管理层薪酬和管理教育效能均位列全球第五。 

众所周知,香港专上教育极具高度国际化和多元化,700万人口的城市,就拥有了五所世界百强大学,优秀的科研人才,是国际高端人才交流合作的汇聚地。特别是政府近年来致力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坚定投资教育,支持院校革新优化,全方位吸引各地优秀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巩固香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地位,配合教育强国战略。 

特区政府在2024年的《施政报告》宣布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制订政策推动育才、汇才、科技协同发展,同时推动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本人认为,特区政府抢人才的政策一直在优化,从推出高才通,到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抢人才之余,也致力于培育人才、留住人才。 

香港2025年《施政报告》即将公布,外界都在关注人才政策是否会有优化?本人认为教育是人才之本,此前曾向传媒朋友分享多项建议,其中一项便是涉及本港人才培育的方向,在施政报告建议书中,提出扩大中学产业化及促进DSE国际认证。 

另外,香港要成为国际教育枢纽,要提升专上院校非本地生名额,尤其是要吸引更多海外学生,以使非本地生的结构更加国际化及多元化。在中学方面多做功夫也是不可或缺的。本人建议政府可以扩大中学产业化,即以非本地生身份到政策弹性较大的直资学校就读,届时报读香港的大学,甚至申请外国学校或内地学校,待他们学成归来,为国家为香港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本人也建议促进本港的DSE文凭试国际化认证,在内地、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设立DSE考点,在当地考试后以非本地生身份申请香港的大学。相信此举可将当地最优秀的人才引入香港,作为人口政策弥补人才缺口。 

香港当前正在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和培养自身人才是当中的必要举措。因此,特区政府需要在不同层面推出政策,才能有效打造人才库,让香港的竞争力在未来更上一层楼!

(作者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林顺潮) (本文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