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中小学国庆连休11天?官方回应
【南京中小学国庆连休11天?官方回应】近日,社交平台出现众多网友发帖称,南京市中小学可能将在今年9月28日到30日实行首次秋假,喜提11天超长国庆假期。9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工作人员回应,市政府确有相关文件,该文件最初由发改委负责起草,不过截至目前,教育部门尚未制定出与之相关的具体推行政策。不过有消息透露,本周内相关政策或许能够敲定并正式发布通知。至于这项政策究竟是在本年度就开始实行,还是推迟到下一年度执行,最终要以官方网站公布的内容为准。就在同一天,南京市教育局也针对此事作出回应,称目前暂未收到相关通知,后续将依照江苏省教育厅的通知来开展工作。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开的信息显示,2025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的通知》。在这份通知的“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部分,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及:要保障休息休假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将“五一”前3个工作日、“国庆”前3个工作日分别设置为中小学春假和秋假。
从积极层面看,试行秋假顺应了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提振消费的时代需求。在当下社会,休息休假权益愈发受到重视,合理的假期安排不仅有助于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还能为家庭创造更多相处时光,提升生活幸福感。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提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中小学秋假,正是看到了假期对消费的拉动作用。秋假的设置能延长国庆假期时长,刺激旅游、餐饮、娱乐等消费领域的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对于学生而言,更长的假期也意味着有更多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拓展兴趣爱好,丰富人生阅历,实现全面发展。
然而,秋假试行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政策的稳妥落地至关重要。目前,虽然市政府有相关文件,但教育部门仍未制定推行政策,南京市教育局也表示暂未获通知。这反映出政策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存在一定时间差与不确定性。教育政策的调整涉及众多方面,如教学计划的重新安排、学校师资的调配、学生假期安全保障等。若仓促推行,可能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影响教育质量。例如,教学进度的打乱可能使教师在后续教学中赶进度,学生难以充分吸收知识;假期期间学生的安全管理责任重大,若学校和家庭衔接不畅,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此外,不同家庭对秋假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一些家庭可能欢迎秋假,计划利用这段时间带孩子出游、参加培训或进行亲子活动;但对于另一些家庭而言,尤其是双职工家庭,秋假可能带来孩子无人照看的困扰,增加家庭负担。因此,政策制定需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如开展假期托管服务、组织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秋假试行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多元需求的有益探索,但在推行过程中必须谨慎权衡利弊,确保政策稳妥落地。教育部门应加快制定详细的推行政策,充分考虑教学安排、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广泛征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意见,使政策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协同合作,为秋假期间学生的活动和安全提供保障,让秋假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假”、家庭幸福的“欢乐假”、经济发展的“活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