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雨姐带货粉条厂被执行671万
【东北雨姐带货粉条厂被执行671万】一份执行标的671万余元的法院判决,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对直播带货乱象的一记重拳。曾靠“实在人设”圈粉近2500万的东北雨姐,如今因虚假宣传跌落神坛。曾凭借“花棉袄”、“土灶台”和一口大碴子味儿东北话圈粉无数的网红“东北雨姐”,其关联的粉条厂因虚假宣传被强制执行巨额款项。企查查APP显示,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近日新增一则被执行信息,执行标的671.76万余元,执行法院为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人民法院。这家成立于2014年2月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悦国,注册资本仅3万元,却因与“东北雨姐”的合作卷入巨额罚款风波。此前,“东北雨姐”的雨姐传媒与该公司因“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分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东北雨姐”的雨姐传媒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因为“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受到了严厉处罚。雨姐传媒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65万元,而粉条制造厂则被处以671.76万元的罚款。如今,粉条厂因未按时缴纳罚款,已被法院强制执行。这一处罚源于去年东北雨姐带货的“红薯粉条”被消费者送检后,发现根本不含红薯成分,实际为木薯淀粉制作。事件曝光后,迅速引发公众强烈质疑和不满。
东北雨姐最初以“实在人”设走红网络。视频中的她总穿着花棉袄在农村院子里忙活,土灶炒菜、劈柴喂鸡,一口东北话听着十分接地气,声称卖的都是“老家特产”。这种看似朴实的形象很快为她圈了近2500万粉丝,成为平台顶流。然而直播带货后,这层“实在”的表象迅速被撕破。
有网友购买了其推荐的红薯粉条,回家煮后发现不对劲,送检结果显示根本不是红薯制作,而是木薯淀粉。当粉丝找她维权时,她不仅不认账,还在直播间与打假博主争吵,声称对方“故意黑她”、“见不得农村人好”。
更令人惊讶的是,东北雨姐精心营造的“真实乡村生活”也被证实是精心设计的剧本。有人扒出她拍视频的院子是租来的,土灶是节目组搭的道具,甚至连视频中常出现的豆腐店老板都是找来的群演,平时根本不卖豆腐。网友们这才恍然大悟,所谓的“东北大嫂”只不过是一个剧本角色。这一发现让人设彻底崩塌,账号直接被平台封禁近一年,粉丝跑了700多万,之前积攒的口碑也碎了一地。
眼看账号将在10月解封,东北雨姐近来进行了一系列复出试探。今年6月高考期间,她让人在考场外摆“爱心补给站”,拉横幅送水发文具,表面上做慈善,实际想借高考热点提升知名度。到了7月又转发宠物博主的微博蹭流量,还在别的博主视频里露脸,配文“生活不易”,试图博取同情。她的那些徒弟账号早已恢复更新,名字后面都加上了“恩师雨姐”的后缀,明显是在铺路,等着她回来继续带货。
然而网友们并不买账,一看到这些小动作就翻出她卖假粉条、摆拍人设的老账,评论区全是“别装了”、“滚出直播圈”的声音。
东北雨姐的情况并非个例。最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直接点了东北雨姐和三只羊的名,称他们是直播带货乱象的典型。官方此次点名并非偶然,背后是国家对平台经济乱象的集中整治。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的火爆,虚假宣传、假货横行等问题也随之涌现,消费者投诉越来越多。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过去五年光是涉网类的案子就查了十万多件,删了四百多万条违法商品信息,就是要给这个行业立规矩。东北雨姐和三只羊被拎出来当反面典型,就是要敲山震虎。
观察这些出事的头部主播,像辛巴、大小杨哥、东北雨姐,基本都是草根出身。他们在直播间里喊麦、唠嗑、演点家长里短,靠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圈粉。普通人看着觉得“这主播跟咱一样,没架子”,自然愿意买账。然而草根逆袭后,管理能力却没能跟上发展速度。他们懂得如何用话术让粉丝下单,如何搞人设吸流量,却不懂公司该如何管理。
许多团队眼里只有销量和佣金,产品好不好,合不合规根本不在乎。这种贪图快钱、不顾底线的行为,最终导致问题爆发。
直播带货行业经历了类似共享单车、网约车初期的野蛮生长阶段。平台为了拉用户、抢流量,对主播基本是“放养”状态,只要能吸引眼球、带起销量,管你人设真不真、货好不好。现在行业规模做大了,乱象也闹到了明面上,监管不得不“出重拳”。通过点名东北雨姐和三只羊这样的典型案例,官方旨在立规矩、树导向,让行业明白不能再随便糊弄消费者。
东北雨姐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消费者权益应是直播带货行业不可逾越的底线。网红经济依赖信任,一旦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再辉煌的商业帝国也会崩塌。东北雨姐团队散尽、品牌远离,仅靠农产品实体支撑“二次创业”,重建之路艰难无比。对于那些仍在行业中的从业者,这一案例也应引起足够警醒:只有真正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朝阳县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送达那一刻,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的账户被依法划扣671.76万元。这个注册资本仅3万元的小厂,为虚假宣传付出了沉重代价。
东北雨姐的复出试探仍在继续,但网友的记忆持久而清晰。信任一旦破碎,再精致的剧本也难以挽回。直播带货行业正在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那些只顾短期利益、忽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主播,终将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