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可能到可能!男子种猴面包树18年 2棵达结果要求 果子大过非洲原产地!
创始人
2025-09-15 13:03:30
0

男子种猴面包树18年 2棵达结果要求

  【男子种猴面包树18年 2棵达结果要求】2025年9月15日,广东湛江麻章区花村的猴面包树林里,两棵挂满硕果的巨树成为焦点——每颗果实重达十几斤,形似绿炮弹般垂坠枝头。这片千亩试验林的种植者、聚宝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荣振,用18年时间完成了从非洲“生命之树”到中国南方生态奇迹的蜕变。这场跨越时空的种植实验,不仅改写了猴面包树在中国的生长史,更让“中国方案”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2007年,当林荣振首次从马达加斯加引进猴面包树幼苗时,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这种树在非洲要20年才结果,广东气候能行吗?”“花18年种树,值吗?”面对质疑,这位扎根农业20年的“植物猎人”选择用行动回应。他在麻章区承包千亩土地,模拟非洲干旱环境,通过改良土壤酸碱度、搭建遮阳网、人工调控昼夜温差等手段,为猴面包树打造“第二故乡”。

  试验并非一帆风顺。前五年,幼苗因水土不服死亡率高达60%;第十年,台风“彩虹”摧毁半数成年树;直到2025年,两棵树龄达23年的母树终于挂果,单株产量突破200个,果实重量较非洲原产地提升30%。“看,这颗果实直径超过30厘米,比非洲最大的猴面包果还大!”林荣振抚摸着树上的“巨无霸”笑道。

  猴面包树,这个被誉为“非洲生命之树”的神奇物种,在湛江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其树干粗壮如巨型水桶,胸径可达15米,树冠如巨伞展开50米,木质疏松却能储存数吨水分。在非洲,它曾拯救无数饥民——干旱时,人们剖开树干取水解渴;饥荒时,晒干的果肉磨成粉,可制作面包、饼干甚至酿酒。

  “但在中国,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林荣振掰开一颗新鲜果实,露出乳白色絮状果肉,“这种果肉富含维生素C和钙,晒干后粉质细腻,能替代20%的小麦粉制作低筋蛋糕。”他透露,合作社已与多家食品企业达成合作,开发出猴面包果粉、果酱、能量棒等系列产品,市场反响热烈。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生态价值。在湛江试验林中,猴面包树与发财树、沉香树形成立体种植体系,既防止水土流失,又提升土地利用率。“每亩年产值可达1.2万元,是传统农作物的3倍。”林荣振算了一笔账,“如果能在华南地区推广100万亩,年产值将超百亿元,还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这场种植革命的背后,是科技与耐心的双重加持。林荣振团队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猴面包树基因库,筛选出5个早熟高产品种;通过无人机巡林、土壤传感器监测,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甚至利用AI模型预测开花结果周期,将挂果时间从20年缩短至15年。

  “你看这棵树,它的年轮密度比非洲同类低40%,说明湛江的湿热气候促进了快速生长。”专家指着树干解释,“我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嫁接技术,让猴面包树在10年内结果,这将是革命性的突破。”

  猴面包树的成功引种,不仅为广东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更引发国际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在考察后评价:“湛江模式证明,通过科技干预,热带地区也能高效利用耐旱树种,这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目前,林荣振的团队已收到来自中东、北非的种植合作邀请。“沙特阿拉伯计划在沙漠边缘种植50万棵猴面包树,既能固沙又能生产食品。”他透露,“我们正在研发耐盐碱品种,未来三年内将启动海外示范基地建设。”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登上百度热搜榜首。网友留言:“18年种一棵树,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比那些追逐短期利益的资本家强一万倍!”网友“生态未来”则感慨:“当我们在讨论‘内卷’时,有人用半生时间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这才是真正的浪漫。”

  面对赞誉,林荣振显得平静:“农业是慢艺术,急不得也懒不得。我不过做了该做的事——让该生长的植物,在适合的土地上,活出应有的模样。”

  如今,麻章区的猴面包树大道已成为网红打卡点,每逢周末,游客们穿梭在巨树之间,品尝现烤的猴面包果蛋糕,购买果粉礼盒。林荣振的下一个目标,是在广东打造“猴面包树产业带”,覆盖种植、加工、文旅全链条。

  “我们计划在河源、梅州等地建设10个种植基地,配套建设果粉加工厂、主题公园和科研中心。”他描绘着蓝图,“到2030年,让猴面包树成为广东的‘新三宝’,与荔枝、香蕉齐名。”

  从2007年种下第一棵幼苗,到2025年收获“中国奇迹”,林荣振用18年证明:在科技与耐心的加持下,没有“不可能”的土地,只有不敢梦想的头脑。当我们在湛江的猴面包树林里,看到硕果累累的枝头与种植者斑白的鬓角形成鲜明对比时,或许会明白:真正的奇迹,从来不是一夜之间的爆发,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

  这棵来自非洲的生命之树,已在中国南方扎下深根。它不仅承载着生态复兴的希望,更昭示着一个真理:所有值得期待的未来,都始于脚下这片被用心耕耘的土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