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小学班级人数为何不减反增 约16.8%的班级学生数达到或超过28人!
创始人
2025-09-15 12:03:34
0

韩国中小学班级人数为何不减反增

  【韩国中小学班级人数为何不减反增】9月14日,据报道,在韩国生育率持续低迷、学龄人口同比减少2.3%的背景下,该国中小学班级规模不降反增,约16.8%的班级学生数达到或超过28人,较2024年上升0.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韩国教育部2022年提出的“班级规模不超过28人”计划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这个东亚发达国家在人口结构剧变中的深层教育危机。根据韩国教育部9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首都圈成为“班级超载”重灾区。在京畿道光州市,初中班级中达到28人以上的比例高达87.7%,金浦、果川、华城等卫星城相应比例均超80%;首尔江南区作为精英教育聚集地,初中、高中超载班级占比分别达78.1%和51.3%;旅游胜地济州岛的初中超载率也攀升至48.7%。更值得警惕的是学段分布失衡。尽管小学超载班级占比从2024年的4.56%降至2.83%,但初中、高中超载率分别从34.7%、25.5%激增至38.8%、25.7%。这种“初中塌陷”现象与学龄人口结构直接相关——截至2025年4月1日,韩国小学年龄段人口同比减少6%,而初中年龄段人口反而增加2.8%,形成独特的“橄榄型”学龄人口分布。“每个超载班级背后,都是师资力量的捉襟见肘。”首尔教育大学教授李敏浩指出。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韩国在册教师总数为50.61万人,同比减少0.6%。其中小学教师减少1.8%,高中教师减少0.9%,仅初中教师微增1.1%,但增幅远不及需求增长。以京畿道为例,该地区初中班级超载率高达58.6%,但教师数量仅增加0.9%,导致平均每位教师需承担更多教学任务。

  这种矛盾在首尔江南区尤为突出。作为韩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聚集地,该区初中超载率达78.1%,但教师编制增长不足1%。某重点中学教师金女士透露:“我们不得不将原本计划开设的选修课改为大班授课,甚至取消了部分实验课程。”这种“缩水版”教育模式,正在动摇韩国“教育立国”的根基。

  韩国教育部的困境,折射出政策制定与现实脱节的深层问题。2022年,为应对生育率下滑,教育部推出“小班化改革”,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将班级规模控制在28人以内。然而,该政策未充分考虑学龄人口分布的“时间差”——当前初中生源激增源于2012年左右的生育小高峰,而政策制定时却以总人口萎缩趋势为依据。

  更严峻的是财政投入的滞后性。韩国教育开发院报告显示,2025年教育预算中,师资培训经费仅占1.2%,远低于OECD国家平均3.5%的水平。在仁川市某中学,校长不得不自筹资金聘请临时教师:“我们向家长会募捐,用筹到的钱支付代课老师工资,这在全国已不是秘密。”

  这场教育危机正在引发连锁反应。在济州岛,超载班级导致学生人均活动空间从1.2平方米压缩至0.8平方米,部分学校被迫取消课间操;在釜山,家长们自发组织“班级规模监督团”,要求教育局公开教师分配细则;甚至在野党也抓住这一议题,在国会质询中直指文在寅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忽视人口结构剧变”。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人才储备的萎缩。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2023年新生儿数量降至23万人,创历史新低。按照当前趋势,到2040年韩国中小学在校生将减少至350万人,仅为2020年的一半。“当教室逐渐空置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学生,更是国家的未来。”首尔大学社会学家金昌锡的警告,正在成为现实。

  面对困局,韩国教育界开始探索结构性改革。在光州市,教育局试点“浮动编制”制度,根据学期初实际报名人数动态调整教师岗位;首尔江南区部分学校引入AI助教系统,通过智能批改作业减轻教师负担;更有教育专家提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想,让优质课程突破班级边界。

  “这不是简单的加减法问题。”李敏浩教授强调,“我们需要重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从招生政策到教师培养,从课程设置到校园建设,都必须适应少子化时代的新常态。”这种转型的迫切性,在9月15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教育竞争力指数》中得到印证——韩国排名较去年下滑3位,其中“教育公平性”指标跌出前十。

  韩国遭遇的教育困局,实则是全球发达经济体的缩影。日本文部科学省数据显示,该国公立中小学平均班级规模已从1995年的32.1人降至2025年的26.8人,但偏远地区仍存在“1人学校”;德国巴伐利亚州通过“合并校区”应对生源减少,却引发社区文化断裂争议;新加坡则选择“精英化”路线,用高额补贴维持小班教学,但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生育率下滑不可逆的当下,教育质量与公平的平衡木愈发难走。韩国教育副总理李周浩在9月14日的记者会上坦言:“我们正在用一代人的时间,经历其他国家半个世纪的人口变迁,这要求我们必须以超常规思维推进改革。”

  当夕阳透过首尔某中学的窗户,照在挤满40名学生的教室里,黑板上“未来”二字的粉笔痕迹显得格外醒目。这场关于教育规模的争论,终将指向一个更深层的叩问:在人口结构剧变的浪潮中,一个国家如何守护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答案或许不在教室的课桌排列中,而在整个社会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知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