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前瞻|一文梳理,香港这些领域将有新变化
创始人
2025-09-15 09:02:36
0

香港新闻网9月15日电 全球各地近年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消息指,新一份施政报告将提出在多方面推动AI发展,包括推动政府部门应用AI处理政务、设立基金鼓励学校引入AI教育等。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据了解,政府已全面考虑到AI发展的潜在风险,尤其要平衡劳工就业与隐私保护等问题,在反复考量过后,认为香港既然要走国际创科中心之路,便不能踌躇原地踏步,决定大步迈进,主动、积极拥抱AI并推动AI产业在香港发展,利用香港在AI科研和人才的优势,要在AI政务和发展方面冲在国际前沿方阵。特区政府全资拥有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资多间AI企业,以政府资金投入作出直接支持。

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于周三出炉,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在社交平台发放片段,率先以AI技术生成影片,介绍发表施政报告当日,他与团队佩戴的领呔及领巾设计。

提升工作效率 强化全球竞争力

香港大公报报道,据了解,今年施政报告将有不少篇幅聚焦AI发展,包括推动政府部门应用AI处理政务。消息人士表示,政府或会全面检视不同部门的工作环节,研究如何应用AI提升工作效率,最重要是要利用AI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服务,增加市民幸福感。除政府内部外,李家超亦希望鼓励各行各业广泛应用AI,以全方位提升本港创新科技水平,同时透过开拓更多AI应用场景,进一步吸引更多AI企业来港,推动产业发展。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成立“数字教育策略发展督导委员会”,推动数字教育。有报道指,今年会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注资和推动数字教育发展,包括设立相应基金支援AI教育学习,并订定“人工智能素养”学习架构,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核心课程并加强教师培训,以巩固和提升香港学生学习能力及全球竞争力。

政府一直拥抱AI新发展趋势,在2023年透过创新科技署辖下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支持由本地大学科研团队成立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专注研发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大语言模型。该研发中心正研发一个大语言模型及以该模型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文书辅助应用程式,并由去年开始提供有关应用程式供政策局/部门员工内部试用。

倡民生教育 全方位发展AI

在施政报告咨询期间,不少政党及议员都提出发展人工智能的建议。民建联建议,推动更多部门及公营机构积极采用人工智能AI等创新资讯科技方案,以减省人手及提升效率,并推动AI在公共安全、智慧海关、入境、监狱、反诈防骗等领域的应用。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黄锦辉建议,在各政策范畴体系制作垂直应用大语言模型,例如警务、工务、交通事务、社会福利等;开发教育领域垂直大语言应用模型,整合本地教育资源,构建按学科分类的本地教育大语言模型,为全港师生提供智能化教学辅助。

AI被定性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关键领域,许多国家均在AI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显示,中国和美国稳居第一梯队,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亦纷纷在各自的专攻领域投入AI应用。

国家在AI领域迅速崛起,最新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国家的AI企业数目从1400多间增至逾5000间。国务院上月底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普及率超90%;到2035年,国家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施政报告懒人包】

高级公务员责任制将有细节

香港01报道,今年发生政府物流署采购冒牌水、皇后山邨沥青水、失职高官获授勋,以及天水围母女自杀引发的收回公屋机制等问题。李家超6月提出设立“高务公务员责任制”,旨在强化政府部门主管和高级公务员领导作用、提升整体治理水平的制度。

选委界议员陈绍雄在出席咨询会后曾表示,李家超特别关注如何提高公务员效率,以及整个政府的施政效能。陈绍雄强调,要强化政府部门主管和高级公务员的领导作用。

北都办“升格”成共识

各方面消息指出,北部都会区提速发展将是《施政报告》重点。行政长官李家超曾表示对北部都会区发展“心急如焚”,近期各政党和议员纷纷提出不同倡议促进北都发展,包括设立高层次专责机构以打破行政壁垒,即“升格”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北都办)、优先发展“北都大学城”带动区域发展、引入高端高附加值产业并推行“分期补地价”等灵活土地政策。

团结香港基金日前发表《承接愿景,落实未来:北部都会区的执行与融资》研究报告,建议将现有的北都办升格为由行政长官或财政司司长直接领导的高层次中央办公室,专责跨部门资源协调与战略规划。有可能成为新一份《施政报告》对北都的改革发展方向。

公屋租置计划小规模重推

新一份《施政报告》预计将公布资助出售单位的新销售安排,旨在增加富裕家庭置业机会。有传媒报道,政府正考虑为此类买家设立特定配额,或提供额外抽签号码,但以往实施的“优先拣楼”措施则预计不会恢复。

另外,港府有意重推搁置了约20年的公屋租置计划,先由房委会挑选几条屋邨,咨询居民是否有意买屋的意向,然后落实小规模重推计划。以及将预留部分为发展商业用地以兴建学生宿舍。

外劳比例或有变化保本地就业

今年5月至7月失业率升至3.7%,当中餐饮业升至6.4%。本地劳工认为扩大外劳输入导致失业率攀升、雇主聘用外劳后解雇本地工人、本地议价能力降低。劳工处自2023年9月起推行“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优化计划),暂停执行26个职位类别及非技术或低技术职位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规定,为期两年,目前计划年限届满,是否叫停计划成关注重点。

据了解,政府将进一步完善“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以防止滥用,确保本地工人就业为原则,但不会停止计划。另外,预计在现有本地雇员及外劳的“2:1”输入比例上将有著墨。

非本地生学额将提高至五成

香港要打造国际专上教育枢纽,2023年《施政报告》将政府资助专上院校招收非本地生的限额由20%倍增至40%。香港大学校长张翔指出,港大已接近用尽40%的非本地生取录限额。

据悉,《施政报告》将进一步放宽八大资助院校招收非本地学生的上限,非本地生学额将进一步调高至50%。教资会每年为本地生提供的1.5万个资助学额维持不变,不受非本地生比例提升影响。

解除宠物狗入餐厅禁令

为促进宠物经济和人宠共融社会,今年不少议员建议《施政报告》放宽宠物狗入餐厅禁令,其中新民党目前法例不容许带宠物犬只进入餐饮处所,建议容许餐厅划分宠物区吸客,提振零售餐饮。A4联盟早前建议修例推行食肆分级发牌制,允许符合卫生条件的餐厅申请“宠物友善食肆认证”。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陈凯欣亦有在立法会为狗只发声,指现行《食物业规例》歧视狗只且落后,从食肆改善经营角度出发,希望放宽有关限制。

施政报告计划放宽《食物业规例》,容许食肆申请牌照,让狗只进入餐厅,解除长达30年的宠物狗入餐厅禁令。

放宽投资移民买楼限制

楼市库存高企,政商界呼吁推出措施提振市场。民建联、经民联、新民党在施政报告建议中提出降低购房门槛,其中经民联地产及建造界议员龙汉标提议,将5000万港元住宅物业门槛降至2,000万乃至取消,并建议提高投资移民计划中房地产投资上限至1,500万。

最新的“新资本投资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投资至少3,000万港元,其中最多1,000万元可投放于房地产,但前提是该物业价值必须超过5,000万元 。有消息指,降低买楼门槛阻力不大,即使门槛降至3000万,仍属中高端住宅,不影响一般市民,反而有助于吸引投资和资金有序入市。

推生态旅游路线促业界研究“跳岛游”

据悉,香港政府将持续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及游艇产业,并已要求业界研究开发“跳岛游”线路。有消息透露,今年的施政报告将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具体建议路线。另有业界人士表示,政府推广生态旅游固然是好事,但也应同时加强规管,并建议开发范围不应仅限于南丫岛等传统离岛景点。  (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