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12日电(记者 王丰铃)美国特朗普政府逼各国上调对华关税之际,墨西哥拟对中国等未与该国签订自贸协定国家的汽车及零部件、钢铁和纺织品征收最高达50%的关税。受访专家认为,对华关税联盟很难形成,墨西哥此举反会使自身投资环境更加恶化。
墨总统辛鲍姆 图源:新华社
墨西哥政府9月10日已向国会提交该议案,含一份涵盖约1400种产品的关税清单,影响价值520亿美元的进口产品。一旦法案获批,从中国进口的轻型汽车将被征收50%关税,汽车零部件将被征收10%至50%关税。玩具、钢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产品进入墨西哥也将被大幅提升关税。
墨西哥此举被视为屈服于美国压力。墨总统辛鲍姆11日辩称,无意与他国发生冲突,加税与加强墨西哥经济和“墨西哥计划”有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12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墨西哥矿石储量多,地处北美自由贸易区,中企可在墨西哥将产品销往美国市场,避免高额关税。这些优势吸引中企近年在墨西哥加大投资,尤其在新能源领域。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很大程度上已被废弃,墨西哥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墨西哥自身工业体系不足,墨方或认为,利用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有助促进中企在该国投资,保护其国内工业。”余凌曲指出,墨西哥即使对华加征关税,也换不回美国网开一面,反而会使墨西哥投资环境更加恶化。墨方应在贸易、投资领域形成各要素自由流动的氛围,才能有效对冲美国关税。
余凌曲认为,墨西哥的确是中国相关产业出海布局的重要锚点,但对中企而言,墨西哥本土消费市场并不大。最终结果要看中方如何评估墨西哥市场,若深入谈判,墨西哥关税调降的可能性很大。
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向G7和欧盟施压,希望成员国追随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有观点认为,墨西哥关税政策或引发破窗效应,有助特朗普推动建成对华关税“包围圈”。
余凌曲分析,对华关税联盟很难形成。如美国和盟友,包括欧洲、日本等,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和竞争性,但和中国互补性较强。美国推出关税政策后,可以看到欧盟对中国出口大幅增加,全球贸易体系形成去美国化趋势。全球产业体系中,中国所占生态位独一份,立足相对中端,会有更多中间品贸易,这意味著,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会反噬自身。
余凌曲续指,中国有多种方式应对关税风险,首先是全球化布局,产能及产业出海,贸易和投资协同谈判,与各国签署一揽子合作协议。其次以消费量而言,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激活内需,也可发挥对冲风险作用。此外,中国可大幅开放进口,让别国也享受自由贸易红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