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评价!以暴易暴成“毛骨悚然的美国仪式” 政治暴力频发,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9-13 11:05:06
0

  以暴易暴成“毛骨悚然的美国仪式”

  【以暴易暴成“毛骨悚然的美国仪式”】2025年9月10日,美国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校园内,一场本应是思想交锋的演讲活动演变成了一场震惊全美的悲剧。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演讲台上中弹身亡,年仅31岁。有美国媒体犀利指出,当下美国社会中这种以暴制暴、暴力循环往复的“死循环”现象,已然演变成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美国仪式”,不断刺痛着人们的神经,也暴露出美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与危机。近日,美国犹他州发生了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案件。在新闻发布会上,犹他州州长考克斯向公众确认,22岁的罗宾逊是该起案件的嫌疑人。罗宾逊并非犹他山谷大学的学生,其住址距离学校有数百公里之遥,是州内的一名普通居民,目前他已被关押在州监狱,等待接受起诉。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也在发布会上详细说明了相关情况,他表示罗宾逊于当地时间11日晚10时左右被警方成功逮捕,而此时距离柯克遇害仅仅过去了大约36小时。据知情人士透露,罗宾逊曾向自己的父亲亲口承认自己就是该案的枪手。其父亲在得知这一惊人消息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警,随后警方迅速行动,将罗宾逊带走。犹他州州长考克斯也证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他称罗宾逊已于11日晚被拘留,并且强调此次能够顺利抓获嫌疑人,离不开其家人的协助,是家人主动报案并配合警方将罗宾逊送至警方手中。

  考克斯进一步说明,11日晚,罗宾逊的家人通过一位朋友紧急告知了华盛顿县治安官办公室,称“罗宾逊向他们承认,自己制造了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美犹他州县检察官办公室预计,罗宾逊将于9月16日15时通过线上方式首次出庭,如果计划进展顺利,16日当天将正式对他提起起诉。此前,美国媒体就曾报道罗宾逊被押后不得保释,面临着多项初步指控,但截至当时尚未正式起诉。

  对于这起案件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多家媒体纷纷发文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们指出,柯克遇袭身亡这一悲剧事件清晰地表明,政治暴力在美国正变得愈发普遍,如同瘟疫一般在社会中蔓延。而柯克的离世,极有可能会让美国本就存在的社会分裂和政治对立进一步激化,就像火上浇油一般,引发更多难以预料的政治暴力事件。美国似乎已经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死循环”,暴力不断滋生暴力,仇恨不断催生仇恨。

  此次震惊整个社会的枪击事件毫无预兆地骤然发生,再度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了美国政治暴力威胁不断升级这一严峻现实之上。路透社在相关报道中明确且严肃地指出,美国目前正深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为漫长的政治暴力时期。自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悍然冲击美国国会大厦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暴力事件发生以来,截至目前,路透社已详细记录在案的出于政治动机的暴力行为多达300多起。这些暴力事件就像一颗颗毒瘤,不断地侵蚀着美国社会稳定的根基,让美国社会陷入了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

  2024年7月,特朗普在参加一次竞选活动时,突遭枪手袭击,不幸被枪手打伤。这一事件瞬间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也让美国政治暴力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人们不禁对美国社会的未来走向感到深深的忧虑。

  而在今年6月,明尼苏达州更是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恶性枪击案。一名冒充执法人员的枪手,丧心病狂地杀害了该州民主党籍众议员梅莉萨·霍特曼夫妇,同时还致使该州民主党籍参议员约翰·霍夫曼夫妇身受重伤,这起案件给美国政治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悲痛。

  英国广播公司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很难预测美国政治将走向何方,但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暴力滋生暴力。社交媒体的“回声室效应”加上枪支泛滥,助长了日益分裂的言论,导致社会神经紧绷,加剧了流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从此次柯克遇袭身亡事件,到过往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例,美国政治暴力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2024 年 7 月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被枪手打伤;今年 6 月明尼苏达州民主党籍众议员梅莉萨·霍特曼夫妇遭杀害,参议员约翰·霍夫曼夫妇重伤。路透社称,自 2021 年 1 月 6 日特朗普支持者冲击美国国会大厦以来,已记录 300 多起出于政治动机的暴力行为,美国正经历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政治暴力时期。这些事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每一次政治暴力事件的发生,都像是在本已紧绷的社会神经上又狠狠地拉紧了一根弦,进一步激化了美国社会本就存在的分裂。不同政治立场的人群之间的对立情绪不断升级,仇恨的种子在极端言论和行为的浇灌下生根发芽,进而引发更多的暴力事件,让美国陷入难以自拔的“死循环”。

  美国政治暴力的频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交媒体的“回声室效应”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人们往往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从而陷入信息茧房。不同政治阵营的人在各自的“回声室”中相互强化极端观点,对对方的仇恨和偏见不断加深。这种分裂的言论环境使得社会共识难以形成,为政治暴力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枪支泛滥则是美国政治暴力难以遏制的另一大“帮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宽松的枪支管理法律,枪支数量庞大且极易获取。这使得那些心怀不轨、被极端思想冲昏头脑的人能够轻易地获得实施暴力行为的工具,将言语上的冲突迅速升级为血腥的暴力事件。每一次枪声的响起,都是对美国社会安全的沉重打击,也是对生命尊严的肆意践踏。

  政治暴力的泛滥给美国带来了全方位的危害。从社会层面来看,它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让民众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人们不再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担心因为观点不同而遭受暴力袭击。这种社会氛围的恶化,不利于美国的民主制度健康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从国际形象来看,美国一直自诩为民主自由的灯塔,然而频繁发生的政治暴力事件却让这一形象大打折扣。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着美国的动态,美国的政治暴力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嘲笑和质疑的对象,损害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和影响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美国必须深刻反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打破政治暴力的“死循环”。一方面,要加强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打破“回声室效应”,促进不同政治观点之间的理性交流与对话,营造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要严格管控枪支,加强枪支购买和持有的审查力度,减少枪支在社会上的流通,从源头上降低政治暴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美国政治暴力的“死循环”已经到了必须打破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将继续在暴力的深渊中越陷越深,最终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国际社会也在拭目以待,希望美国能够早日走出困境,重新找回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