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神秘金主出手 威马汽车“复活” 究竟是奇迹重生还是资本赌局??
创始人
2025-09-13 11:02:53
0

神秘金主出手 威马汽车“复活”

  【神秘金主出手 威马汽车“复活”】2025年9月,沉寂已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突然炸响一声惊雷——负债260亿元、创始人“隐身”海外的威马汽车,竟在神秘金主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操盘下宣布“复活”!从温州工厂的机器轰鸣到泰国KD工厂的海外布局,从百万产能的激进规划到千亿营收的豪言壮语,这场突如其来的“重生大戏”让整个行业瞠目结舌。但在这场看似热血沸腾的复兴背后,却暗藏着资本迷雾、债务深渊与市场红海的致命考验。时间回溯到2018年,威马汽车曾以“自建工厂+量产交付”的硬核模式,成为造车新势力中首个突破交付关口的品牌。其首款车型EX5上市首年便以1.68万辆的销量登顶新势力单车销冠,2019年更以2.24万辆的年销量稳居行业第四,与蔚来、小鹏、理想并称“蔚小理威”。创始人沈晖——这位曾主导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汽车界传奇人物,曾放言:“威马将是第一个盈利的新势力。”然而,盛极而衰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20年起,威马接连陷入自燃、锁电、售后瘫痪等质量危机,2021年系统升级导致续航暴跌的“锁电门”事件,更将其推上广东315晚会。与此同时,公司财务状况急剧恶化:2019-2021年累计亏损174.35亿元,2022年创始人沈晖在年亏损82亿元的情况下仍领取12亿元年薪,引发舆论哗然。2023年10月,威马主动申请破产预重整,2024年初确认负债260亿元,资产仅剩39.88亿元,彻底沦为“僵尸企业”。

  就在外界以为威马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时,2025年4月3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纸裁定批准重整计划,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浮出水面。这家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仅1亿元的神秘企业,通过“10亿元初期投资+政府信用背书”的组合拳,迅速接管威马四家核心公司,并抛出“2030年百万产能、1200亿营收”的惊天规划。

  然而,翔飞的背景却充满谜团。天眼查显示,其股东为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深圳凤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实控人黄晶虽否认与宝能集团关联,但其在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任职记录,以及宝能系旗下悠宝利品牌与威马技术路线的高度重合,均指向一场“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更耐人寻味的是,宝能集团自身深陷500亿元债务危机,实控人姚振华已被限制高消费,此时出手“拯救”威马,究竟是战略整合还是转移资产?

  根据翔飞发布的《致供应商白皮书》,威马的复兴路线图堪称“狂飙突进”:2025-2026年(复兴阶段):9月复产EX5、E5车型,年底力争产销2万辆,2026年产量飙升至10万辆,同步布局泰国KD工厂;2027-2028年(发展阶段):年销量突破25-40万辆,启动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量产与IPO筹备;2029-2030年(跨越阶段):挑战百万产能、1200亿营收,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为支撑这一规划,翔飞承诺未来5年推出超10款新车,覆盖纯电与增程技术路线,并宣称已获得地方政府“融资支持、信用评级恢复、补贴激励”等全方位扶持。但现实却泼来三盆冷水:

  1. 产品竞争力断层:EX5、E5均为2018年老款车型,其续航、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水平已落后行业两代,而新能源汽车迭代周期仅18个月,威马若无法在短期内推出颠覆性产品,复产即落后;

  2. 渠道重建成本高昂:威马破产前全国门店超300家,如今几乎归零。重建经销商网络需投入巨额装修补贴、团队培训费用,而比亚迪、小米等头部品牌正在疯狂扩网,留给威马的时间窗口仅剩1-2年;

  3. 资本续航能力存疑:翔飞承诺的10亿元初期投资,仅够覆盖设备升级与供应链恢复,而威马260亿元债务窟窿、数千名员工欠薪、10万老车主售后维权等问题,均需持续输血。宝能系自身难保的背景下,威马能否熬过“烧钱期”存疑。

  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血海竞争”阶段:比亚迪市占率超30%,华为智界、小米SU7快速崛起,零跑通过价格战抢占低端市场,蔚来、小鹏、理想则在高端智能化领域死磕。威马若想突围,必须同时解决三大命题:首先,品牌信任重建:通过透明化债务清偿、强化老车主权益保障,逐步修复“孤儿车”形象;其次,产品差异化定位:避开与头部品牌的正面竞争,聚焦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以增程式技术路线切入细分赛道;最后,供应链深度整合:借助宝能系旗下悠宝利品牌的产能与供应链资源,实现技术共享与成本优化。

  然而,即便威马能完成上述布局,其百万产能规划仍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已跌破60%,行业平均单车利润不足5000元。威马若无法在规模化生产中实现极致成本控制,其千亿营收目标或将沦为纸上谈兵。

  威马的“复活”大戏,本质上是资本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最后一次豪赌。对于宝能系而言,接盘威马既是整合汽车产业资源的战略尝试,也是转移债务压力的财务技巧;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扶持威马复产既能稳定就业,又能盘活闲置产能;而对于供应商与经销商而言,这场合作更像是一场“赌局”——押注威马能成为下一个“蔚来”,还是重蹈“拜腾”覆辙。无论结局如何,威马的重生已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警钟:当资本狂欢褪去,技术迭代加速,市场集中度攀升,那些依赖“PPT造车”、忽视产品本质与用户需求的企业,终将被时代淘汰。而威马的命运,或许正是所有边缘造车势力的终极预言——要么创造奇迹,要么成为警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