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西贝公布罗永浩点的13道菜制作过程 西贝反击罗永浩:欢迎来后厨“验真身”!
创始人
2025-09-13 05:02:58
0

西贝公布罗永浩点的13道菜制作过程

  【西贝公布罗永浩点的13道菜制作过程】2025年9月12日,一场由“预制菜”引发的餐饮业风暴持续升级。连锁餐饮巨头西贝莜面村以一封公开信、13道菜品制作“作业指导书”及全国门店后厨开放计划,强势回应网络大V罗永浩“几乎全都是预制菜”的指控。这场涉及品牌声誉、消费者知情权与行业透明度的争议,正从舆论场蔓延至法律层面,成为餐饮业转型期的一场标志性事件。

  9月10日下午,罗永浩与同事在北京西贝中粮祥云小镇门店用餐后,于16:55分发布微博:“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他同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这条微博迅速点燃网络。据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透露,罗永浩一行五人共点15道菜(含双份),消费总额830元,且几乎“光盘”,仅剩未吃完的羊排和烤鱼。更耐人寻味的是,结账时随行人员主动要求累积会员积分——这一行为通常被视为对品牌的认可。

  面对指控,西贝选择“透明化”应对。9月12日下午,其官方微博发布《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核心回应三点:

  罗永浩指控不实:经复盘,涉事菜品均不符合六部委《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对预制菜的定义(工业化预加工、需加热食用、不含主食类)。例如,招牌牛大骨每日清晨现煮,莜面由店员手搓,炒菜使用新鲜蔬菜现炒。

  公开13道菜制作流程:附上“作业指导书”,详细到油温、翻炒时间、调味料分量。如“西红柿浇汁莜面”需将莜面蒸制8分钟,西红柿酱熬煮20分钟;“黄米凉糕”需经过36小时自然发酵。

  开放后厨与供应链:即日起,全国370余家门店接受顾客参观后厨(需穿戴防护服);未来将陆续开放草原牧场、央厨工厂等产地源头。

  “这不是妥协,而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西贝公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甚至准备了‘罗永浩菜单’,顾客可自由点选他质疑的菜品,亲眼见证制作过程。”

  事件背后,是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与消费者认知滞后之间的矛盾。根据六部委通知,预制菜需满足“工业化预加工”“加热即食”等条件,而西贝强调其菜品属于“中央厨房配送净菜+门店现制”模式,不应被划入预制菜范畴。

  “罗永浩的质疑反映了公众对‘隐形预制菜’的焦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许多连锁餐厅使用中央厨房统一处理食材,虽非工业化预制菜,但消费者仍希望明确知晓加工环节。”

  罗永浩则坚持“知情权至上”。他在11日的回应中表示:“我不反对预制菜,但餐厅必须明示。花现做菜的钱吃到预制菜,这就是欺骗。”他甚至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并表示已准备好应对西贝的起诉。

  西贝的强硬回应并非孤例。近年来,多家连锁餐饮品牌因预制菜使用问题陷入争议。例如,某知名酸菜鱼品牌被曝使用“料理包”,另一家川菜馆的“现炒”标签遭消费者质疑。

  “西贝此举是一次风险对赌。”餐饮业专家刘志强分析,“开放后厨可能暴露管理瑕疵,但若能通过透明化重建信任,将抢占行业道德高地。”数据显示,西贝莜面村人均消费约90-100元,高于同类现制餐厅。贾国龙坦言:“价格高是因为食材成本和工艺标准,但消费者若怀疑你‘偷工减料’,一切解释都是徒劳。”

  西贝已明确表示将起诉罗永浩。法律人士认为,案件关键在于“预制菜”定义的界定及罗永浩言论是否构成诽谤。

  “根据《民法典》,公众人物对他人名誉的损害需承担更高注意义务。”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明指出,“若西贝能证明菜品确为现制,罗永浩可能因‘缺乏事实依据’败诉。”但罗永浩的律师团队则强调:“消费者有权基于个人体验评价菜品,只要不捏造虚假事实,不构成侵权。”

  记者随机走访北京多家西贝门店发现,部分顾客对开放后厨表示欢迎。“我愿意穿防护服进去看看,眼见为实。”在西贝朝阳大悦城店用餐的王女士说。但也有消费者质疑:“临时开放后厨能说明什么?日常管理才是关键。”

  社交媒体上,舆论呈现两极分化。支持罗永浩的网友认为:“他推动了行业透明化,功大于过。”支持西贝的声音则指出:“用极端言论博流量,伤害的是认真做餐饮的企业。”

  罗永浩的终极诉求是推动预制菜明示立法。事实上,六部委通知已要求“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但缺乏强制措施。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建议:“可借鉴欧盟经验,要求餐厅在菜单标注加工方式(现制/中央厨房/预制菜),并明确价格差异。”

  西贝则试图以行动引领行业。贾国龙透露,未来将推出“透明厨房”直播计划,让消费者在线观看菜品制作全过程。“我们不怕被监督,怕的是被误解。”他说,“餐饮业的底线是‘实心诚意待客’,这一点,西贝37年从未改变。”

  一场由微博引发的“预制菜”风暴,正将餐饮业推向透明化转型的十字路口。西贝与罗永浩的交锋,本质是消费者对“真实”的渴望与企业对“信任”的捍卫。当后厨大门徐徐打开,当制作流程赤裸呈现,或许唯有“真诚”能化解这场信任危机——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技巧性的公关都抵不过一句:“欢迎随时来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